5月25日,我室在高新校区博文楼教室举办了系列报告会,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董治宝教授、延军平教授、岳大鹏教授和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世强教授分别应邀为该学院师生作了主题报告。
董治宝教授在题为《人与沙漠》的报告中从《说文解字》中沙漠的概念开始,强调了“无水不成沙”和“沙漠是地球上的客观存在”的认识。在人与沙漠的关系论述中,他通过三大文明起源的具体案例阐述了沙漠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指出沙漠中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未来在沙漠的光能资源利用、沙产业的开发方面人类应该大有作为。最后,董教授介绍了中国毛乌素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各自的不同特性,强调了沙漠是水与沙的完美结合。报告会后,董治宝教授与在场的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对沙漠科学的兴趣,开阔了学术视野。
延军平教授在题为《秦岭生态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的报告中,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指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秦岭是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关键区,保护秦岭是陕西的攻坚战。在分析秦岭生态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他梳理了秦岭生态问题集中涉及的领域,提出了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加快美丽秦岭建设的建议。延军平教授的报告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宏观政策在秦岭现实问题上的应时研究,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有现实意义。
岳大鹏教授在题为《研学旅行教师指导策略》的报告中从研学旅行的历史渊源入手,解析了研学旅行的内涵与外延,阐释了研学旅行的原则、结构及研学旅行中的教师指导策略。他指出,研学旅行是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课课程目标、实现全科、全人教育的必要途径,地理教师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他以案例分析了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分层设计研学旅行的内容、要求、目标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既有理论架构,又有实践指导,讲解语言深入浅出,师生受益匪浅。
张世强教授在题为《干旱区典型山区流域冰冻圈水文过程观测试验与模拟过程》的报告中,主要论述了《干旱区典型山区流域冰冻圈水文过程观测试验与模拟过程》选题的研究意义、结果与讨论。他通过干旱内陆山区径流的现象阐释,凝练了山区降水量及空间分布、山区不同水文带的蒸发量以及冰川融水量估算等三个重要水文气候科学问题。并讲解了实验观测的方法、数据结果,同时结合遥感反演资料及相关模型的验证与改进,从新的视角提出了解决以上三个科学问题的手段。张世强教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